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探索建设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分类分向培养模式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

学院师资力量。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供图

“入学之初,我就获得了学业导师的指导,帮我制定了三年的学业规划,并绘制了就业方向愿景图。”如今,李宇曦已经实现了自己大一时的目标,在一家口腔医院工作。

李宇曦认为,在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求学过程中,通过系部安排到口腔产业学院学习,并在口腔医院见习、实习,为自己成功就业对口单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己能够实现职业规划目标,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培养。

近年来,以三全育人教学改革为契机,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积极建设以“需求为纲、分类育才、体系升级、实践锤炼”的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分类分向培养模式,助推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需求为纲: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

2021年,该校医药健康学院在探索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以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与方向。专业教师通过对医疗行业的深入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护理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而确定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重点和方向。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精神,使其具备扎实的护理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分类育才:实施差异化培养策略

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护理人才,该校实施差异化的培养策略。根据社会需求以及专科护理工作的特点,建立了1条主线2方协同3层递进4个阶段5心理念的工学结合、医学和临床结合的“学、用、创”一体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母婴、口腔、美容、康养4方向特色引领,并为每个方向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和能力特点,实现个性化发展。

体系升级: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

为了提升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院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升级和改进。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衔接与融合;在教学方法上,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把课程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每一个任务按照护理程序的特定步骤完成。形成了“三心四融八学五有”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构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通过模拟真实的护理场景和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护理技能和应对能力。

与此同时,该校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护理教育的发展需求。其次,学校注重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其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设立教学奖励、科研成果奖励等措施,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推动护理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建立有效的反馈与评估机制,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而对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实践锤炼: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强技能,重实践。该校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和操作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力度,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临床实习、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和提升自己。

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护理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该校将护理专业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融通。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护理技能竞赛,检验和提升学生的护理技能水平,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将竞赛成绩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挂钩,使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优势。近年来,该校通过与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龙泉火星口腔、晶肤医美等医疗机构、医美机构、口腔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同时,合作单位也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更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为了深化产教融合,该校与附属医院、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邀请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建议。此外,还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推动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所有的改革和探索,都紧紧围绕’需求为纲、分类育才、体系升级、实践锤炼’这一主线。”护理系专业负责人介绍,经过几年的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效果显现,下一步将不断优化这一专业人才分类分向培养模式。(汪玲)

学院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供图学院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供图学院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设计。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医药健康学院供图

Tags: